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荆州科协简报

2015年第6期

被阅读3757次,日期:2015-11-23 09:08:46
以院士专家工作站为抓手大力开展校企合作 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编者按)在湖北省科协召开的全省“金桥工程”工作经验交流暨培训会上,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企业代表,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荆楚种业以院士专家工作站为抓手,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他们开展“金桥工程”工作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粮、棉、油”种子科研生产经营为主营业务的科技型种业公司,公司秉承“高科育种,致富农户”的发展理念,通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产业布局,全面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先后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首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中国种业骨干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种业AAA级信用企业,连续两届被评为中国种业五十强企业,连续十年被评为湖北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和“消费者满意单位”,连续十三年被省农业银行评为“AAA”信用企业,“荆楚”商标被评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荆楚牌”水稻种子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36年的发展历史,公司一路走来,坚持的就是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一)精心建设种业生物产业科技园,打造高层次创新研发平台
        为了充分打造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一平台,公司结合华中农高区荆楚种业生物产业科技园的发展规划,就产业研发中心、科技培训中心、专家服务楼等内容及时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新规划研发中心6000平方米,科技培训中心3200平方米,专家服务楼2820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89000平方米,占地面积280亩,总投资3.6亿元。我们有信心把院士专家工作站打造成企业的科研中试基地、成果转化基地、项目示范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
        (二)建立以公司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
        公司充分借力于荆楚种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成立,借助朱英国院士这张名片,进一步加强了与各大专院校的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和新模式。2013年先后新增了与湖南农业大学陈立云课题组开展的“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与开发合作”项目、与华中农业大学开展的“玉米品种产学研合作一体化开发”项目、与四川农科院水稻高梁所开展的“水稻新品种联合选育合作”项目、与浙江大学作物研究所开展的技术合作项目。协议中,双方就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技术培训、科研合作等方面达成广泛的合作意向。
通过加大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公司引进了大量的新品系资源,促进了公司科技创新和产品更新能力的提升;推进生物技术运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商业化育种、人才队伍培养等工作的开展,
        (三)积极开展科研合作,打造科研中试基地
        1、与院士专家团队联合开展“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状的分子改良项目”研究。武汉大学生科院负责抗性基因的筛选、定位、克隆及导入等工作,负责对后代材料进行分子标记与选择,以基础性研究以为主;公司提供项目所需的荆州田间试验站,负责大田种植筛选、鉴定、选择,负责组合的测配、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以应用研究为主。
        2联合开展水稻商业化育种。2013年由武汉大学朱院士团队提供了十二个苗头组合,公司组织在各生态试验点安排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鉴定品种的适应性,下一步计划联合申报国家或省级品种区域试验。另外,公司将对武汉大学提供的优势新品种生产示范,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四)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打造合理的人才梯队
        1、公司选派优秀青年人才到武汉大学进修。目前,公司有2名中层骨干人员到武汉大学生科院攻读硕士学位。下一步,公司将继续选派优秀青年工作人员到武汉大学进修,培养骨干力量,整体提升员工素质,打造公司超常规发展的坚强基石。
        2武汉大学也选派李阳生教授带领两个博士负责驻站指导工作。
        3、结合公司的发展需要,2014年武大将向公司提供3名优秀的应届硕士和本科生,到公司工作。
        (五)积极争取与武汉大学联合申报科技项目
        2013年,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申报了省科技厅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突破性玉米新品种华玉11中试与示范”;2014年,公司与长江大学、武汉大学联合向教育厅申报了“兼职产业教授”和“研究生工作站”项目;同时联合武汉大学等10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向科技部申报了第二批支撑计划“耐盐水稻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
        公司在充分发挥发展自身科研的优势基础上,坚持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常规育种为基础,生物技术为手段,以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商业化育种进程,力争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一平台,集聚高端人才、信息和育种资源,实现品种,技术和人才的集成创新,建立高效、现代、安全的育种流程和方法,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在种业新政策、新形式下,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不断努力开拓。
 

上一篇:2015年第5期    |    下一篇:2015年第7期
荆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19 鄂ICP备11006217号-1
地址:荆州市沙市区江津路253号 电话(传真):0716-8255040 邮编:4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