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阅读1579次,日期:2017-09-22 14:37:05
8月25日,市科协、荆州供电公司扶贫工作队一行来到方乐寺村村民张磊家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只见广袤的农田里镶嵌着一道道回沟,中间是生机勃勃的稻田,四周回字沟就是小龙虾的栖息地。稻虾旺季已过,偌大的稻虾基地,放眼望去,绿油油一片,庄稼长势良好。
该村七组村民张磊患病已经2年多,家境十分窘迫。为帮助张磊脱贫,市科协、荆州供电公司驻村工作队为他量身制定了脱贫计划,帮助他承包了45亩虾田,还为他送来价值5万元的虾苗和饲料。“虾稻共作比传统种植水稻强多了。”张磊脸上写满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因病致贫 意外寻得脱贫商机
从2000年开始,张磊一直在外打工,每年赚得5、6万元钱能让一家三口安然度日。2015年他意外患上脑瘤,突然失去劳动力的他,为了治病一下子便花光了家里辛苦攒下的20万元积蓄,但病情却一直没有太大的好转。为了彻底根治病根,去年张磊一家干脆卖掉房子,又花掉30万元,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随着家里唯一的独生女考上大学,每年不菲的学费和生活费,使张磊夫妇压力更大,他们想着要如何改变现状,让日子好起来。可是,要怎么做才能脱贫呢?张磊和妻子商量时想到了自家有几个水塘,适合养殖龙虾。“搞不成体力活了,就想点子力所能及挣点钱!”张磊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撑起整个家。正在这个时候,扶贫工作队的入驻让他一下子看到了脱贫希望。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他的自主创业之路正式开始了。
科技助力 充分发挥产业优势
为了使方禾寺村永久摘掉贫困帽子,驻村工作队从扶智、扶脑着手,采取先“富脑袋”再“富口袋”的办法,不断创新科技扶贫机制和手段,年均举办5场次技术讲座,让所有贫困户都能熟练掌握1至2项先进实用技术。
据该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邓峰介绍,今年5月16日,市科协带领张磊等3户小龙虾养殖贫困户在公安县麻豪口镇月湖村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项目——小龙虾反季节温室大棚养殖技术,让他们现场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通过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不服输的汉子在自己的稻田里挖沟、投入虾苗,搞试验。他斗志满满的精神,感染了村民和村干部,“他们不仅经常来帮我干体力活,还请水产专家定期来看我的虾子长势,教我实用的养殖技术。”张磊对大家的支持和关心感激不已。
多措并举制定发展产业奖励办法
“因为资金有限,去年小龙虾反而亏了2万多元!”正在张磊苦恼时,去年底,扶贫工作队为他争取了5万元的无息贷款。“这5万元真是‘及时雨’,让我每亩稻田里都投满了50斤虾苗,一下子就有3000斤成品虾,才有今年这么好的收成!”张磊望着眼前这一片充满希望的农田,心怀感激。今年,张磊养殖的小龙虾已经有13万余元的收益了,他家新建了一栋楼房,春节前就可以入驻。
此外,为了改善养殖小龙虾环境,扶贫工作队投入40万元修通了连接养殖基地的公路800米,养殖基地带动9个贫困户就业,通过养殖基地的示范带动,全村从事虾稻养殖的农户达到10多家,面积达到700亩。
通过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协商,制定了贫困户产业发展奖励办法,极大激励了贫困户群众发展产业热情。到目前为止,共发放奖励资金28500元,其中,张磊获奖金4000元。
“现在政策好,扶贫工作队给了我一定的资金帮助,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小龙虾养殖业好,让日子越过越好,这样一想心里就非常高兴。我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我脱贫,我光荣。”张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