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人民日报报道荆州2023年湖北省多方融合协同推进乡村振兴高端论坛活动盛况,现将报道全文转载如下:
9月19日上午,2023年湖北省多方融合协同推进乡村振兴高端论坛暨2023年东湖论坛• 湖北科学技术学术年会分论坛在荆州举行。
全国政协常委、湖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农业碳减排碳交易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红玲出席活动并致辞。省科协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等出席。
湖北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周德文出席并主持。
省科协正厅长级干部陈兴荣,省乡村振兴局二级巡视员杨明生,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新时代乡村研究院常务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严力蛟,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马恒,省演艺集团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肖志玲,中国银行湖北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团队主管童凯以及荆州市政协主席蒋鸿,荆州市政府副市长严红,沙市区委书记黄勇,沙市区委副书记、区长秦军,松滋市委副书记、市长汪卫,江陵县丰泽园董事长王文成等出席会议。
严红致辞表示,本届论坛以“多方融合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为主题,设计安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专题讲座,内容丰富,含金量高,是一场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学习革命、头脑风暴,这是省科协、省乡村振兴局以实际行动积极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搭建起专家教授、经营主体与政府部门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共同参与荆州市乡村振兴工作,希望领导、专家和同仁畅所欲言,为荆州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言献策,把脉定向,希望荆州各级单位认真吸纳意见和建议,持之以恒推进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努力创造更多乡村振兴荆州经验,为全省构建全国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荆州力量。
王红玲致辞表示近年来,湖北省科协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和省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聚焦乡村振兴科技需求,充分发挥科协人才优势,有效整合资源,积极为乡村振兴提供精准有效的科技服务。通过与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发文,以科技人才赋能乡村振兴工程为统揽,实施“六大”行动、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在加快科技与经济融合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全省科协系统要抢抓机遇,主动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四个服务”职责,着力推进科普湖北、科创湖北、科智湖北、科技工作者之家“三科一家”工作布局不断推进科协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做出更大贡献。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由湖北省科协正厅⻓级干部陈兴荣主持。
王红玲、陈焕春、柯炳生、严力蛟、肖志玲、汪卫、马恒、秦军、童凯、王文成先后围绕主题做主旨报告、专题报告,交流乡村振兴研究成果,展示乡村振兴湖北实践,探讨如何进一步聚合各方力量,多方融合,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湖北省各地乡村振兴局、科协同志;部分省科协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学会、农技协代表;有关高校、企业代表;部分特色产业科普基地代表等参加会议。
活动由湖北省科协、省乡村振兴局主办,省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省科协乡村振兴联合体、省院士专家联络服务中心、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荆州市科协、中共荆州市沙市区委承办,沙市区科协、沙市区乡村振兴局协办。“本次活动我们不仅邀请了高校和科研院所,还邀请了企业,金融行业的专家一起交流分享。”陈兴荣表示,科技工作者分布在方方面面,科协作为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在乡村振兴方面应充分融合各行各业科技工作者力量,协同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湖北省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搭建平台、以科技的力量助力湖北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湖北省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他山之石”,帮助湖北科技工作者和乡村振兴一线工作者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现状、优势和不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现场直击》》
王红玲: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气候变化是粮食安全与否的一个长期影响因素,所以对气候智慧农业发展要有一个规划,要结合湖北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气候智慧农业发展的模式,以及发展的优先顺序,以及政策支持等等。”在2023年湖北省多方融合协同推进乡村振兴高端论坛暨2023年东湖论坛• 湖北科学技术学术年会分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湖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农业碳减排碳交易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红玲以《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为题做报告,她提出,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加强科学技术的研发,对气候智慧农业发展要倾注更多的支持。
粮食安全是当前国际的重要议题,王红玲介绍,目前气候智能型农业技术正在中国得到较快推广,农业碳减排初见成效。她希望能尽快出台气候智能型农业发展规划与配套政策措施;因地制宜选择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模式;确保对气候智慧型农业技术研发的稳定经费支持;加强气候智能型农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助力中国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陈焕春:实现国家富强,既要人才立国又要科技强国
在2023年湖北省多方融合协同推进乡村振兴高端论坛暨2023年东湖论坛• 湖北科学技术学术年会分论坛上,省科协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以《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做好科研工作》为题作报告。他指出,我国农业要持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应当坚持创新、创造、创业的“三创”理念。
陈焕春表示,通过理论、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促进新品种、新产品、新材料的创造,推动创办高新企业、形成新兴产业及带动传统产业,而创业反过来继续推动创新。这一理念有助于推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
“中国富强梦需要通过人才、科技、产业的创新来实现。”陈焕春表示,要实现富强,一是人才立国,注重精英人才、领军人才的培养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把人口大国转变成人才大国,将人口红利转变成人才红利;二是科技强国,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卡脖子”问题,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从国家需求和解决行业问题出发,去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三是产业兴国,解决我国产业面临的科技创新与产品质量问题,努力使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
柯炳生:创新科技服务模式 助力建设农业强国
“如何用越来越少的土地,越来越少的水资源,越来越少并越来越贵的劳动力,去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是我们建设农业强国的艰重任务。”在2023年湖北省多方融合协同推进乡村振兴高端论坛暨2023年东湖论坛• 湖北科学技术学术年会分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以《科技服务助力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题作报告。会上,他分享了自己对农业强国的理解,指出我们要建设供给保障强(产品数量多);科技装备强(投入要素强);经营体系强(生产规模化);产业韧性强(抗自然风险、市场波动);竞争能力强(产品价格低、质量好)的农业强国。
柯炳生以四川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为例,深入剖析了科技小院的推广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作用。他表示,科技小院是一种将高校人才培养、科技研究和社会服务很好地结合为一体的有效模式,且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好效果。展望未来,相信通过推进科技小院对全国农业县域的覆盖,对主要农业产业的全覆盖,对社会公众的全覆盖,可以开创出一个效率高、影响大、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农业科技服务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