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科协动态

加强校地合作 发挥科普优势 服务“壮腰工程” 访长江大学副校长,荆州市科协副主席

被阅读1306次,日期:2014-09-11 08:00:00
长江大学主动服务荆州经济社会发展,与荆州市各县市区签署了校地合作协议,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致力于科技成果示范与转化,在荆州创办一批创新性企业建立示范基地,与企业开展科技对接,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库。长江大学已经与荆州市就科技开发、科技咨询、科技培训、信息服务、高新企业培育与发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成为地方政府全方位和全天候的战略合作伙伴。近日,长江大学副校长、荆州市科协副主席郭海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荆州市大力实施“壮腰工程”之际,长江大学将秉承传统并开拓创新,将进一步与荆州市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对接,组织实施更多、更新和更有成效的教育、科技、文化项目,为荆州实现弯道赶超和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智囊团、科技加速器和人才动力源。

 

郭海敏说,今后的工作中他将以市科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精神为指引,团结学校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能,夯实内功,强化外服,一方面拟着力推动学校科学研究、培养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活动、组织高水平学术交流、创新科普实践、开展科技社团活动、服务科技工作者;另一方面组织长江大学科技工作者围绕荆州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建言献策、决策咨询等活动,推动市级科技思想库建设,让“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目标在长江大学真正落地落实。

2013年7月以来,荆州市委市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核范围,在荆州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步入关键阶段,长江大学作为荆州市科技工作者人数最多、科研平台数量最大和科研场馆资源最多的高校,具有丰富的科普资源,理应在科学普及上有更多的作为和更大的担当,郭海敏表示,学校将注重把科普队伍、科普场所、科普主题和科普活动方式结合起来,依靠校地合作机制,发挥科普优势,助力“荆州壮腰”工程。为此,学校拟着力通过预约开放和定期开放,面向广大青少年开放一批科学实验室、科普场地,为科普活动提供场所。组织中学生进校园,通过体验校园生活、参观重点实验室及科研场所、参加科技社团活动、与教授博士对话交流等方式,帮助同学们了解前沿科技新知,感悟科学精神道德,立志勇攀科技高峰,影响和鼓励未来的科技工作者;其次是建立一支科技工作者和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相结合的科普队伍,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以大学生科技社团为基础,招募培训一批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根据科技工作者专业特点,遴选一批优秀的科普工作者。积极配合参与科协组织的全国科普活动日、科技活动周等主题科普活动,组织长江大学科普队伍进社区进农村,让广大市民农民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感受科学的内涵与魅力,创长江大学科普活动品牌。

荆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19 鄂ICP备11006217号-1
地址:荆州市沙市区江津路253号 电话(传真):0716-8255040 邮编:434000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