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科协动态

发挥科技馆科普功能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势在必行本报记者 何倩 陈梦 通讯员 邓峰 文/图

被阅读1448次,日期:2014-09-04 08:00:00
科技馆作为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举办科普展览、传播科技文化,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机构,对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是,荆州市科技馆却从2003年闭馆至今。近日,记者就荆州市科技馆的现状等方面进行了采访。

市科技馆成为了80、90代人的童年回忆
说起科技馆,作为80代、90代的人都还有着自己童年的记忆。杨女士就是八零后,她告诉记者,上小学、初中的时候,老师会经常组织他们到市科技馆参观。

“那个时候参观的人很多,还要排队,我们每次都能参观到不同主题的科普展览,非常有意义。”杨女士说。

与杨女士有着同样记忆的,还有出生于1991年的黄莉。“我印象最深的是参观蝴蝶标本展和一个有关远离毒品的图片展。”黄莉说:“通过科普展,我觉得能够更直观的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

然而,在采访中,现在的小孩对于科技馆却一无所知。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自己之前曾想带小孩去科技馆参观,以此增加小孩的科普知识,激发科学兴趣,后来才知道市科技馆没有开放了。

今年7月,市科协委托长江大学管理学院对全市公民的科学素质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公民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比率只有3.53%,与今年我市责任指标相差0.41个百分点,按照省政府提出的2015年达到5.33%的目标还相差1.8个百分点。

据悉,我市公民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比率偏低,这与基层科普阵地缺乏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各县市区或科普场所偏少,或科技馆丧失了展教功能等,直接影响了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效果。

市科技馆10余年前被确定为已接近危房,停止使用至今
科技馆主要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助性展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昨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沙市区江津中路253号的市科技馆。远远地看见,市科技馆展厅破旧,大门紧闭,门上被贴上了“维修中”的标志。走进,透过陈旧的大门望进去,展厅内则空无一物,地上已覆满了灰尘。

“荆州市科技馆于1981年开始建设,于1984年建成投入使用。但后期由于附近修建楼房的影响,导致了展厅横梁裂缝,经市权威鉴定部门的检测确定为已接近危房,后经当时的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停止使用,暂缓重建”市科协的工作人员说。

市科技馆曾作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会议的主会场
据介绍,自建成以来,市科技馆举办过大中型科普展览200多个,如《蝴蝶展》、《卫生、文明、健康展览》、《中国人造卫星展览》、《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等大型展览,参观人数达500多万人次,举办各类大型学术交流和科普讲座300多场,提供各种会务活动服务500多场。

“其中最大的一次科普展览是1987年举办的《中国人造卫星展览》以及2002年12月28日至2003年3月10日,科技馆与四川某公司联合举办的《科幻世界大型科普展览》。”市科协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展览参观人次都达到了10多万人,受到了社会公众及青少年学生的向往。
据悉,1992年,市科技馆曾作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会议的主会场,作为群众性科普教育场所,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馆、湖北省先进科技馆和荆州市先进科技馆。

科普展厅正在维修中,预计今年底恢复开放
市科协工作人员说,去年,中国科协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科技馆免费开放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明确将荆州市科技馆列为全国首批79家对外免费开放的科普活动场所,同时还对科技馆免费开放后的公众安全、资源安全及设施设备安全等,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目前,我们以迎接中国科协的检查验收为契机,正在争取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筹措资金对科技馆进行维修,尽快恢复市科技馆的展教功能,希望今后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科普活动场所,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市科协工作人员说。

据悉,曾用来放映科普电影的科学会堂,目前也出现了屋面大面积漏水,天花板吊顶脱落的情况,目前也正在大面积维修中。

记者手记:
航空与航天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海滨的空气特别清新,为什么太阳光能杀菌等这些科普问题,让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时代里的青少年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渴求可谓是势不可挡。
而科技馆作为公益性科普文化教育阵地,是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应当成为政府重点建设的公益性设施,也应当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项事业。

荆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19 鄂ICP备11006217号-1
地址:荆州市沙市区江津路253号 电话(传真):0716-8255040 邮编:434000   访问量: